当前位置: 首页 > 专题报道
防疫审判两不误,硬核速裁不停步
作者: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孔嘉维 阚爽  发布时间:2022-06-27 17:54:37 打印 字号: | |

硬核,是今年的网络流行词。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丰台法院立案庭(诉讼服务中心)第二党支部秉持速递公正、司法为民的理念,交出一份“硬核”答卷。

自今年4月底疫情暴发以来,该支部共下沉社区375人次,服务时间超过3000小时。在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同时,同步推进审判工作。在严格落实居家办公期间,党支部通过“北京云法庭”进行线上庭审,为当事人化解纠纷,提供优质司法服务,日均线上开庭60余件,稳步推进纠纷化解工作。

硬核速裁人

“单重宇宙,多维人生”

5:30,赶到社区支援核酸检测;

8:30,在家打开电脑,开始线上庭审or核酸检测第二班上岗;

2:00,在家打开电脑,开始线上庭审or社区值守,引导扫码、测温、出示出入证;

7:00,来到单位,开始一天的庭审工作。

9:30,回到家中。

(隐藏任务)晚11:30,完成工作,住在单位。

上述五件常规任务,每天能完成一件的是普通打工人,能完成两件的是高效人士,能完成三件及以上的是的硬核玩家,在人生online这场游戏里可以拿到史诗成就。速裁干警基本人均每天都能完成三件以上,有些甚至能够完成隐藏任务,是不折不扣的硬核玩家。

汪芬丽法官瘦弱的身体里蕴藏着巨大的能量,白天她是抗击疫情的大白,晚上她是维护正义的法官。每一次下沉,她都在五点半之前到达指定地点,变身“大白”开始维持核酸检测秩序,无数遍的重复着“请保持安全距离”“请出示身份证”。晚上,她回到工作岗位身披法袍,继续开展审判工作,组织线上开庭、撰写判决、劝导当事人接受线上庭审……经常不知不觉忙到深夜。

内勤孔嘉维被亲切的称为“速裁大总管”,小到办公室用品发放,大到各类文件台账的管理,都需要他进行协调和统计。为了兼顾下沉任务和审判工作,他利用下沉的间隙对当日需要统计上报的事项进行整理,将相关通知下发给各审判团队,在下沉结束后,回到办公室收集数据整理上报,为保证“今日事,今日毕”,他经常住在单位通宵工作。疫情期间,孔嘉维始终做到上级任务不延误,庭务工作不积压。

 

 

硬核速裁人

“数据链路,云端庭审”

史艳法官家住房山区,疫情来袭,她所在小区成为管控区。居家办公期间,她不等不靠,利用移动电子办公设备庭前阅卷,电话沟通安排庭审,运用北京云法庭线上开庭。由于网络和设备所限,办案效率受到了极大制约,她时常“赶活”到深夜。面对不利条件,她依然做到工作不停摆、案件不拖延、公平正义不迟到。

郭丽丽法官开庭时,一起案件双方当事人使用云法庭均存在困难,按照我院审管办的通知要求,在报请了主管院领导后,郭丽丽安排双方用腾讯视频进行开庭,以最大程度方便当事人参与诉讼。庭后,双方当事人对法官表示感谢时说道,“原以为出现障碍会导致庭审延期,没想到如此迅速地完成了庭审。”

 

硬核速裁人

“超长续航,心花路放”

“我买了辆长续航版的,充一次电能跑80公里呢!”唐嘉良开心地介绍自己崭新的电动自行车。他所在的四人团队由于封管控等原因,无法到岗,他主动承担起团队的大量工作。彼时丰台区没有任何公共交通和网约车服务,为了克服交通困难,他专门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每天骑行十几公里往返于单位和家中。在接近一个月的时间内,唐嘉良工作日加班加点完成结案任务,周末下沉社区防疫,平时还要照顾自己刚满一岁的女儿。他表示,自己每天晚上下班骑行回家时,看着城市的万家灯火,吹着夏夜的清凉晚风,虽然辛苦但很欣慰。

卢晓佳家住房山,是一名速裁新人,她在居家期间积极帮着团队承担力所能及的工作,并于房山区解封以后主动要求多安排自己下沉。而为了下沉工作,她需要提前两个多小时从家里出发,地铁——打车——骑车到达下沉社区。卢晓佳表示,希望可以多帮大家分担下沉工作,这样可以让团队的小伙伴们更专注于审判工作。

 

硬核速裁人

“逢山开路,遇水架桥”

有责任心是大家对胡洋旭一致的评价。疫情期间,送达工作变得更加困难,胡洋旭发现有一个案子的当事人就居住在速裁组的下沉点。他第一时间跟当事人取得联系,询问当事人是否同意在下楼完核酸之后进行送达,经过对当事人的耐心释法,告知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当事人欣然同意。“您好,这是给您送达的起诉状和证据材料……”终于,这一个送达难问题,在胡洋旭不懈的努力下得到解决。

王妍家住房山,在房山出现新冠疫情之后,她拉着行李箱住进了单位宿舍。在下沉点和单位之间坚持“两点一线”,但还是被大数据抓取,出现了弹窗,她感叹“躲过了居家隔离,但没逃过大数据弹窗”。她主动申请在宿舍完成归档工作,还给自己规定了任务量,每天至少要完成十五本卷宗的归档工作。

 

硬核速裁人

“速度就是温度”

“我要感谢舒翔法官团队法官舒翔、法官助理卢刘华、调解员王静。”这是一起抚养纠纷案件被告在12368上的留言。原告因为女儿的抚养问题将被告诉至法院。在网上立案申请通过后,案件移转给舒翔团队。团队成员积极运用多种办公方式,与当事人释法说理,经常工作到晚上9点,甚至10点,被告深为团队的敬业精神感动。仅用十天,该案就线上完成了从立案到调解的全流程。

“您看下手机屏幕右边的键,看到了么,您点一下。”这是一起劳务合同纠纷。原告是一名农民工,被拖欠了劳务费,但是无法提供被告的联系方式。通过查阅其他卷宗、调取其他案件的送达情况,郭聪聪法官总算联系上了被告。可是原告却不会使用在线平台参与诉讼。郭聪聪和法官助理黄卓铭一步一步教原告登录、上传材料,整整三个小时,最终促成原被告双方上线、调解成功。

“要速度,也要温度;更高效,也更公平,”党支部书记舒翔说,“这是硬核速裁人的使命。”

立案庭第二党支部的45名干警,作为硬核速裁人,面对繁重的下沉工作和审判任务,没有退缩,纷纷冲锋在抗疫工作和审判岗位第一线,真正做到了“彪悍的人生不需要解释”。他们在兼顾疫情防控工作同时,会继续充分利用智慧法院的建设成果推进线上诉讼,持续高效地化解纠纷,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司法需求。

 
责任编辑:杨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