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基石,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在社会基层组织中的战斗堡垒。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必须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策,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建立健全党的领导下的基层治理新格局。
近年来,丰台法院党组始终高度重视法院基层组织党的建设,深刻把握党建引领社会治理创新的根本遵循,多个党总支和党支部品牌项目参评区直机关工委的党建创新项目,刑事审判庭党支部等5个党支部获得立项支持。通过几年的努力,已打造符合丰台战略区位、具有时代特色、贴近审判实际、契合丰法精神的包括机关党委、党总支和党支部三级党组织全覆盖的党建品牌。形成以党建工作引领、统揽法院工作,将法院党建品牌打造成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安全稳定的营商环境和公正规范的法治环境的思想阵地。
刑庭党支部:“一体多维”党建创新品牌
“一体多维”治安风险防控体系是丰台法院刑事审判庭在党建引领下,基于打击犯罪的职能定位,探索出的一条服务区域发展大局、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的有效路径,以党的全面领导为核心,紧扣打击犯罪的职能定位,立足于服务区域社会治理的前沿,将治理效能辐射至机关、企业、社区、街乡、校园等多个阵地,推动形成自治、法治、德治相融合的社会治理氛围。
“一体”即以审判工作为主体,打造“党建+业务”双融合、双促进良好格局。在党的坚强领导下,支部全体干警始终以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安全感和幸福感为出发点,严打抢盗骗、黄赌毒、食药环等领域突出犯罪行为,纵深开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形成10余项基层扫黑除恶创新机制,源头铲除黑恶势力滋生土壤,标本兼治助力平安丰台建设。
“多维”即全方位、多层次延伸审判职能,横向连结公安局、检察院、司法局、市监局等职能部门,强化监管机制联动建设,凝聚打击犯罪工作合力。纵向辐射机关、企业、街道、社区、学校及广大人民群众,发挥廉政教育基地、普法宣传栏目、法律十进等载体普法作用,积极营造“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新格局。
民三庭党支部:“商之家”党建创新品牌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民三庭党支部以党建为引领,精心打造并深化“商之家”党建品牌,积极探索以品牌为引领、以审判区为基点,以“专业审判、专家法官、专心服务”为主线的全新党建工作机制,全方位立体化助力营商环境优化。
专业审判——服务群众办实事。审判的专业性是党建工作的落脚点,民三庭党支部提出政治学习上专业、审判业务上专业、延伸服务上专业的“专业化审判”三重要求。民三庭在党建引领下,将法官会议、发改案件讲评会等打造为综合学习平台,不断提升支部干警专业水平。
专家法官——锤炼专业人才队伍。聚焦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民三庭党支部充分运用“商之家”党建文化阵地、“审判实务讲堂”、“党建+营商环境”主题党日活动等平台,创新人才队伍管理方法,全面提升支部干警司法能力,打造了一支素质过硬的专业审判队伍。
专心服务——助力营商环境优化。作为“商之家”,民三庭党支部孕育了北京市法院首个优化营商环境党小组,以专班党小组为组织优势,构建营商环境专报制度,建立预警监控、处理优先等七项商事审判专门机制。
多年来,民三庭党支部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力建设,以审判团队为单元,形成“一团队一企业”工作机制,向辖区内重点企业征集司法需求,提供法律服务。同时,以审判区为圆点,以夯实服务作半径,不断延伸服务触角。
乘风破浪潮头立,扬帆起航正当时。民三庭党支部将始终以“商之家”党建品牌为引领,充分运用以多元化活动载体聚心、以开放式组织生活聚人、以品牌化项目实施聚力的党建工作新模式,持续推动商事审判工作新发展。
花乡法庭党支部:“小法庭大作为 诉源治理勇担当”
党建创新品牌
2020年新发地市场突发疫情,花乡法庭面对突发风险积极应对,通过及时沟通指导,及时调研预测、及时出台意见、及时多方联动等方法,力促市场内已登记的矛盾纠纷化解率达到了98.5%,无一起因疫情及其管控措施引发的纠纷诉至法院。
2021年9月花乡法庭诉源治理工作经验作为一号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发布《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案例选编(一)》,并且荣获中共中央宣传部“学习强国”平台报道。花乡法庭亦荣获北京法院人民法庭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花乡法庭党支部不断强化党建引领,注重队伍建设人才培养。庭内一名法官获评北京市审判业务专家,两名法官获评北京市民事审判业务标兵。审理的噪音污染案、隐私权保护案、老人健康权保护案等多个案件体现了司法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深度融合,被多家媒体报道,不仅彰显了法治精神,更弘扬了社会正气、起到良好示范效应。
王佐法庭党支部:“丹柿小院”党建创新品牌
王佐法庭以创建“丹柿小院”党建品牌,以“小法庭,大担当”为目标,以“五色土”工作法,取得丰硕党建成果,获评“北京法院党建创新示范项目”。
传承红色精神,筑牢政治忠诚。王佐法庭立足丰台区丰富的红色文化资源,以党支部教育职能为依托,通过建立党建学习群,组织开展主题党日活动等,促使广大干警在学思悟见中坚定理想信念。
立足清廉本色,践行司法为民。2020年防疫工作中,支部干警先后有15人下沉社区服务,累计下沉144天。2021年积极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通过诉讼引导、巡回审判、夜间法庭、校园普法、救助生活困难信访人等实际行动践行司法为民宗旨。
仰望英模金色光辉,激发学习热情。为激励干警崇尚英模、学习英模的热情,该支部掀起党史学习热潮,依托支部学习设立“我学英模故事会”环节,分享英模先进事迹。
橙色警灯长鸣,开展警示教育。支部通过组织干警反复深入学习党章等规章制度,增强干警纪律意识和法律意识。通过廉政警示案例通报、信访线索摸排,警钟长鸣。
立足区域特色,普法绿色乡村。王佐法庭立足于提升辖区法治意识,以“12·4”法治公开课、法律咨询等形式开展普法,让“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治理模式在基层形成生动实践。
长辛店法庭党支部:“红辛·暖辛”党建创新品牌
长辛店法庭成立于1954年,是北京法院成立的第一个人民法庭。法庭地处丰台区永定河西畔的“千年古镇”长辛店,这里的“二七”革命遗址、卢沟桥等红色革命遗址,使长辛店法庭成为具有天然红色基因的法庭。
立足法庭特殊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及辖区特点,长辛店法庭党支部坚持党建统领,创建“红辛·暖辛”党支部工作法,“红辛”象征政治忠诚,“暖辛”寓意为民初心。打造“红辛”党建品牌,培育“暖辛”标杆审判团队,形成党建培育党员,党员服务群众,在服务群众中增强党建的循环系统,让党员在“红辛——传承红色精神”中汲取力量,在“暖辛——践行司法为民”中释放能量。
以“红辛”为纲,打造队伍政治忠诚的“领航舰”。如举办“百年党史 答案之书”主题党日活动,由青年干警讲述党史故事,开展手抄入党誓词、手绘党旗的实践活动,增强干警自豪感、认同感、归属感,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
以“暖辛”为本,锻造司法为民、便民的 “巡航舰”。2017年,成立“宛平法官工作室”,2019年,设立“法官联系点”,开展“驻点”巡回审判等,让人民群众零距离享受“家门口”的便民司法。
以“全辛”为要,铸造乡村振兴发展的“护航舰”,在化解矛盾方面,构建矛盾联调机制。在赋能基层治理方面,构建“无讼村社”诉源治理体系,以法治守护群众利益,推进乡村振兴建设。
法庭先后荣获“北京市法院十佳人民法庭”等十余项市级、院级荣誉。“红辛·暖辛”工作法于2020年荣获北京市政法系统首届“优秀党支部工作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