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院文化
爱丁堡:一座充溢爱与回忆的城市
作者:李蕊  发布时间:2014-06-20 11:09:02 打印 字号: | |
  当我第一次远赴重洋,踏上这片土地,我便爱上了这个融合了古典与现代、弥漫着回忆与憧憬的城市——爱丁堡。旅途的劳顿和飞行十几个小时带来的眩晕耳鸣,并没有让我忽略掉她的恬静和优雅,似乎所有的感觉都在这一瞬间被放大。海鸥肆意地从头顶上方飞过,身畔便是童话故事中的城堡和尖顶教堂,一步步踏着潮湿温润的石板路,就这样,我一路学着海鸥叫,一路哼唱着“海鸥,海鸥,你是我们的好朋友”开始了这段回味中带着丝丝甜蜜和温暖的旅程。

  对爱丁堡这座城市早有耳闻,作为英国苏格兰的首府,具有1000多年历史的世界文化遗产古城,城市虽然不大、人口也不多,但她却具有支撑整个苏格兰的巨大力量,每一个角落都充满了独特的苏格兰魅力,因此每年吸引了大批的游客前来观光。爱丁堡分为新城和旧城两个部分。旧城由世界闻名的城堡占据,四百年几乎没变样,著名的Royal Mile和Grass Market,高高低低幽深交错的巷陌,还有可以眺望万家灯火与大海的亚瑟王宝座(Arthur\'s Seat),踩着鹅卵石铺就的优美甬道,穿过城堡下繁华的王子街,就来到了具有乔治亚设计风格、被誉为城市规划典范的新城,过去和现在就这样被巧妙又自然地连接在了一起。在这座古典与现代的城市里徜徉,感觉自己像进入了时间的隧道,无时无刻不在感受这座城市带给我的历史厚重感和时尚交融的气息。

  城市虽然不大,但道路大多高低起伏,为了节省体力,我们采取了步行与公交交替的出行方式。花3英镑买一张day ticket,可以满足一天的乘车需要。习惯了国内公交地铁拥挤争抢的画面,面对苏格兰人礼貌排队、自发有序上下车的情况,我的神经还是被触动了一下,礼貌谦和本就应该是作为人最平常的习惯,可是在焦躁无序的社会中这些再普通不过的习惯都会变得与熙攘的人群格格不入。始终面带微笑的司机耐心地听着我用蹩脚的英语问路,他回答完我的问题并确保我听懂了之后才会开车,其他乘客此时也不会催促,这突然让我的内心产生了耽误大家时间的愧疚感。随手拿起车内放置的当地报纸,在靠近车窗的位置坐下,一边看着大字的新闻标题,一边浏览窗外错落有致的风景,想象着若是七八月份来到这里便能感受到艺术节的火热氛围,可是秋冬交替的十月末红黄绿多种颜色交织的树叶随着秋风摇摆的样子也让我很是着迷,美丽的叶子落在刚刚下过细雨的石板路上,亮亮的、软软的,好像一床彩虹编织的被子,恨不能躺在上面享受雨过天晴时俏皮透过的阳光。说到天气,以前只在英语课本里知道英国人见面就会谈论多变的天气,那时还不明白这是一种什么特殊的喜好,来到英国才发现这里的天气变化真是比翻书要快。前一秒钟还晴空万里,下一秒钟马上就会阴云密布,或者前一秒钟还在细雨纷飞,下一秒钟便艳阳高照,不过不知为什么我很喜欢她的多变,仿佛是个调皮的孩子故意想引起大人的关注。我们学着这里的人不撑伞走在细雨中,丝丝凉意从脸颊滑落,感觉从头到脚都倍感通透。

  离爱丁堡Waverly Station 火车站不远的王子街的路口处,传来一阵音乐声,许多路过的人都被吸引驻足围观,一位穿着苏格兰传统服饰苏格兰方格裙的苏格兰风笛手正在寒风中忘情演奏,乐曲悠扬中带着坚定,苍凉中又透着希望,有人告诉我这首曲子的名字叫“勇敢的心”,不知道这首曲子与当年看的那部反映苏格兰人民勇敢抵挡外来侵略的电影《勇敢的心》有无关系。苏格兰人喜欢在一些重大节日或特殊场合着民族服装,苏格兰裙上面是由大块大块色彩鲜明的方格图案拼接而成,这也是苏格兰与英格兰合并后保留下来的苏格兰传统服饰。这些带有鲜明苏格兰民族文化特色的服饰乐器,不仅是一种标志,更是苏格兰人民对其自身文化精神的一种骄傲和民族认同。

  在这座城市的第一站我选择了久负盛名的爱丁堡大学,她是世界上最古老的大学之一,在教学和科研方面都享有国际声誉。与其说爱丁堡大学在爱丁堡这个城市中,不如说爱丁堡大学搭筑了这个城市更为贴切。爱丁堡大学的学生称他们的母校为“爱大”,称爱丁堡为“爱城”、“爱村”,这个学校和城市确实因为她无法抵挡的独有魅力被很多人尤其是外国留学生深爱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爱丁堡大学没有国内大学那种高大气势的校门和围墙,她以一种更加开放自由的方式接纳不同的求知人群和思想。她的校区遍布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不过平时可以提前在学校网站上预约向导参观,由本校在校学生作为志愿向导,引导我们参观校园主要部分,我们夹在一波貌似要申请本学校的学生中间,跟随参观了乔治广场的中央校区,看到了维多利亚农业丰收的象征建筑McEwan大厅,它专门为举行毕业典礼及一些大型正式的洽谈会所设;参观了学校的图书馆、一些学院。校园的一侧有一片一眼望不到头的草地,像是一个大大的休闲公园被中间一条狭长的路分为左右两半,好多人坐在草坪上或是周边的长椅上,脑海中一时间浮现出很多温馨的画面,脱离了城市车水马龙的喧嚣、生活琐事的牵绊,人都仿佛被放空了一般,想来在这种地方看书思考便可以很轻易地度过美好的一天吧,真心羡慕那些能在此求学的人,即便生活再多困难,但心灵却可以如这一树一景般单纯美好。说到学生,了解才知道爱丁堡大学培养了许多优秀的毕业生,如美国开国元勋富兰克林、物种起源提出者自然学家达尔文、大哲学家休谟、物理学家詹姆斯·克拉克·麦克斯韦、英国前首相布朗等,数不胜数。学院中,我最喜欢Old College(旧学院),它是现代法律与欧洲研究所学院所在地。爱丁堡大学法学院是英国最具规模的法学院校之一,也是苏格兰最大、最理想的法律学习中心。从路边一个不起眼的门走进旧学院,将门前一大块草坪包围着的斑驳建筑顿时吸引了我,它映衬在碧蓝的天空下,感觉自己像一不小心走进了明信片成为了画中人。走近一看,建筑物表面有很多不均匀的黑色,看起来并不是建筑本身的颜色,后来才知道原来爱丁堡这座城市着过一次大火,旧学院也未能幸免,火被扑灭后,建筑便成了这种颜色,人们保留了火灾的痕迹,没有刻意去粉饰它,这种保留和尊重历史的做法使我感受到了这里文化的真实感和厚重感,不得不钦佩。其实留心观察,爱丁堡城市中的很多建筑与几十年甚至是几百年前的建筑别无二样,一些历史遗迹被很完整地保存下来,这也许便是其一直保持魅力的原因之一吧。

  说起具有1500年历史的爱丁堡城堡想必很多人听过,它坐落于一个死火山的花岗岩顶上,一面斜坡三面悬崖,于公元6世纪便成为苏格兰皇室的堡垒,从市中心的各个角落都可以看到这座古堡,这座著名的军事要塞曾经作为苏格兰国王的居住地,它是苏格兰精神和勇气的象征。城堡上有军事博物馆、历史上一些保存完好的拥有很多故事的礼拜堂,甚至还有关押犯人的监狱。苏格兰人的历史风貌,在城堡上的古炮、城墙、战争纪念馆和博物馆的各式陈列中体现无遗。在这里的每一个脚步仿佛都能感受和触摸得到苏格兰人荣耀的历史和他们捍卫民族独立的坚强,他们以其引以为傲的方式在现代意识的浪潮中建设着文明,让我们对这个民族的精神肃然起敬。

  皇家英里(Royal Mile)大道是爱丁堡旧城的中心大道,爱丁堡最精华的部分都集中在这条大道上,它西起爱丁堡城堡,东至圣十字架宫,两旁小巷交错,古朴雄壮的建筑充满了浓厚的历史气息。路两侧各式店铺林立,售卖着具有苏格兰风格的特产和小玩意,更有很多很有格调的咖啡厅或酒吧。从这条路走过,你可以看到著名的苏格兰长老会礼拜场所圣吉尔斯大教堂(St. Giles\' Cathedral),独特的苏格兰王冠尖顶构成爱丁堡天际线的突出特点,还可以在一个不经意的十字路口处看到苏格兰最高法院,它的特殊之处在于其对刑事案件享有终审权。

  在皇家英里大道的最东面是英国女王在苏格兰的行宫——荷里路德宫(The Palace of Holyroodhouse),又被称为圣十字架宫,它的前身是圣十字修道院。这座宫殿曾经作为苏格兰的王宫,现在经过精心布置,作为英女王在苏格兰的皇家宫殿。推开走廊尽头的大门,踏上楼梯,开始从等待室、会客厅、餐厅、宴宾厅到书房、卧室,最后到达玛丽女王的塔楼,房顶上的浮雕、墙壁上的挂毯、国王的画像、木质的家具、银质的餐具,其内在的奢华气质令人惊叹。圣十字修道院虽依然存在,但战争的破坏使其只剩残垣,它紧紧依靠着王宫,更显历史的沧桑。通过解说器的讲解,曾经的皇室纷争和传奇故事仿佛历历在目,使我更加了解了这座建筑的历史,也给参观增添了许多别样的色彩。

  来到苏格兰,不得不去最有苏格兰特色的苏格兰高地(Highland),它是一块没有受到现代文明浸润的荒原。我们参加了一个苏格兰当地的旅行团,团友来自美国、墨西哥、挪威、德国等好多国家,导游兼司机是一个四五十岁的本地人,光腿穿着一身绿色格子的苏格兰裙,操着一口浓重的苏格兰调调英语,一路上一边开车,一边连解说带解闷儿,说到兴起之处还伸起两只胳膊比划着,竟不把这一路的盘山小路放在眼里。这天下了一整天的淅沥小雨,去往高地的山路虽蜿蜒曲折,但却风景难挡,高地的美让人难以捉摸。一望无际的高地没有无尽的森林,也不是枯寂的荒漠,而是被舒缓起伏的低矮绿草和苔藓所覆盖,它仍然保留着原始的苍郁,这里还有英国境内的最高峰本内维斯山。那种低矮、稀疏的植被苍凉地生长着,裸露的岩石、清冽的空气,时时提醒着你这是海岛上的高原。红黄绿几种颜色交替充斥着我的视觉,总让我感觉这片土地和文明有着恰当好处的寂寞和自得其乐。写到这里,不禁使我想起了我最爱的那个当地吃食——鱼和炸土豆条(fish.&.chips),第一次吃到是我们的旅游车停在了一个小镇里,花费几磅便可以尝鲜,将鲜嫩鱼肉裹上美味浆粉炸制,再配上香脆薯条和各种时令蔬菜沙拉,坐在细雨中的山脚下,虽然雨点时不时会透过挡雨棚滴进来,但这种惬意确是沁人心脾的。午餐过后,我们乘船畅游了位于苏格兰高原北部大峡谷中著名的尼斯湖(Loch Ness),它是英国内陆最大的淡水湖。尼斯湖水面风光旖旎,湖两岸山石陡峭,树林茂密,船上的游客争相来到船头夹板处欣赏雨中的尼斯湖并拍照留念。其实说来尼斯湖的著名不仅源于其美丽的景色,更因其水怪的传闻而显神秘。关于尼斯湖水怪,很早就有史书记载,这勾起了很多人的兴趣和好奇心,他们利用各种先进设备和大胆猜想以一探究竟。我并不关心这湖水中是否有水怪,存在未知生物也好,存在超自然力量也罢,亦或是炒作,谁都没有权利去阻挡人类探知未知的脚步。

  在爱丁堡,有间不起眼的咖啡馆是一定要拜访的,它是J.K.罗琳写第一部《哈利·波特》小说的地方——大象咖啡馆(the elephant house),哈利波特迷们一定对这个诞生奇迹的小小咖啡馆十分熟悉。而作者罗琳的成名,更让大象咖啡馆声名远扬。这里通常人满为患,生意好的不得了,我排队叫了一份三明治和一杯Cappuccino ,好不容易才找了一个空位子坐下来,窗子折射进来的是暖暖的享受和碧蓝的好心情,想想这人的一生就像哈利波特的世界一样充满了无限的奇迹。细细观察店里的摆设,在这样一个以大象为主题的店里很显然到处都是大象的影子,椅子是大象形状的,咖啡杯上印着大象,玻璃上贴着大象,靠近吧台的玻璃柜里有各种不同材质风格的大象玩偶,在前厅与后厅之间的走廊墙壁上更是贴满了剪报跟大象的图片,还有些顾客的随手涂鸦,连卫生间的每一寸墙壁和门板都被大家的涂鸦占满了。

  爱丁堡,这座处处充溢着爱与回忆的地方,让我流连忘返,当我拉着行李箱走在清晨的石板路上,身边偶有晨跑的人擦肩而过,脚步急促但表情淡定,这样一个拒绝浮躁与喧嚣的城市是那样让我动容,她的商场可以六点关门谢客,她的公交车可以周末停运,她没有不明所以的拥挤,没有随时随地的安检,这里随处弥漫着信任和坚定,在这个不紧不慢一张一弛的步调里,我爱上了她,爱上了她的景致、她的生活,更爱上了这里的人们和情怀。

  下次,我会再来的,带着不一样的自己再次拜会那个不变的你。
责任编辑: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