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入职还没有搬进单位宿舍的时候,我和霞一起租房子住。平时我们早午两餐在单位食堂吃,混个肚饱不成问题,可是下班回到住处,晚饭却成了愁人的事儿。我们在家里都没下过厨,两个五谷不分的家伙凑到一起,为了不饿肚子,也不得不赶鸭子上架尝试着自己做东西吃。
要做饭,自然要先置备锅碗瓢盆、油盐酱醋。本以为这是再简单不过的事了。可当我们俩列好清单跑到超市,却发现原来有好多问题:花生油、玉米油、调和油……碘盐、锌盐、粗盐……白醋、黑醋、调制醋、酿造醋……老抽、生抽、凉调酱油、红烧酱油……该买哪个?看到眼花缭乱,俩人也没搞明白。
好容易选好调料,备好炊具,买好米和菜,架锅开火,问题又来了:煮饭多少米兑多少水?炒菜搁多少油呢?先放肉还是先放菜?加多少酱油多少盐?怎么就算熟了?……手忙脚乱间,油星四溅,油烟满屋,也不知折腾了多久,第一次下厨的成品终于新鲜出炉。虽然米饭有点硬,肉有点老,菜有点淡,我们还是挺有胃口地吃个精光。
在后来的日子里,我们经历了更多的“考验”。切洋葱呛得涕泪横流,削土豆皮削完只剩半个,炸花生米炸成“巧克力豆”,煮米饭却煮成了白粥……我们一次次地尝试着。虽然每次端出来的成品都不能保证完美无缺,但是大家胃口都不错,常常一边津津有味地大吃大嚼,一边互相品评作品的味道。这或许是劳动的成果最美好,汗水的结晶最香甜的缘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