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院文化
我的第一个父亲节
作者:胡宝岭  发布时间:2011-09-28 10:40:46 打印 字号: | |
  不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也不知是从哪个国度传来的,父亲节在国人心目中悄然走红,以至于竟可与母亲节相提并论。今年的父亲节是在六月十九日,按说我应该是与之无缘的,因为妻子的预产期是在六月二十日以后。虽说如此,我的心里还是抱了一线希望,一种期待,甚至是一丝忐忑:说是希望,是因为大夫说有提前生的可能;说是期待,是因为念子綦切的我终归是盼着梦想早日实现;说是忐忑,是因为我似乎还没有完全做好为人父的心理准备——儿童节和青年节还没过够,就来过这个父亲节,自己能承受住如此巨大的角色转变吗?我不得而知。

  无论是希望还是期待,抑或是忐忑,孩子的出生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六月十三日零时二十五分,我儿子在北医三院出生啦!他叫胡竞帆,名字是我在今年儿童节那天亲手为他“定制”的。我和妻子都希望他在这个百舸争流、千帆相竞的时代里能够永葆竞争意识,连战连捷,终圆好梦。为了诠释他的名字,我还特地作了一首四言小绝句

吾儿胡竞帆,

佼佼命非凡。

迢迢争流路,

总把梦儿圆。

  对于我这个准父亲来说,起好了名字只能算作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在产房外焦急地等待了一天一夜,所等来的那一声清脆的啼哭无疑是要永远定格在脑海的。那种感觉,像是在收获希望,像是在成就梦想,又像是在自己的双肩背上了半个世界(之所以会有这种感觉,大约是因为受了作家莫怀戚的影响,他在同妻子背着母亲和儿子一起散步时曾断言:自己肩上的母亲加上妻子肩上的儿子,好像就是整个世界)。在焦急、綦切、兴奋之后的短暂平静里,我仍然不会忘记为刚刚呱呱坠地的儿子献上赞美的诗章:

七 律

雄啼一声胡竞帆,

挚友亲朋舞翩跹。

沧海难济有舟楫,

鲲鹏击浪永无前。

细雨斜风飘飘过,

湛天红轮熠熠欢。

笑谈乱云飞渡日,

话作烟柳也心安。

  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激动之情不过是即兴发挥罢了,但旋即到来的父亲节却并不是完全充满了“幽幽南山”一般的诗意的。事实也充分地证明了这一点。

  那一天,我起得格外早——事实上,我是一夜没有合眼。毕竟是第一次过父亲节,有些兴奋应该是再自然不过的了,有点儿紧张也应该是可以理解的:张开因兴奋而难以合拢的嘴打一个哈欠,瞪大因疲惫而红肿的眼望一下窗外的阳光,我的第一个父亲节就这样拉开了序幕。

  说是父亲节,实际上倒像“儿子节”。这个刚出生不到一个星期的小生命躺在床上,连哭带笑,连喊带叫,连拉带尿,自然是要让我这个“新科”父亲殚精竭虑以赴之,乐此不疲以从之,呕心沥血以护之了。“这小家伙,撒尿从来不打招呼,明明是卧室,他却当成是厕所!”我对妻子抱怨道。妻子却不以为然,回答略带鄙夷之意:“你小时候还不如他呢,恐怕是要把厕所当卧室呢!”我无语。也罢,既为人父,还是既生之,则养之吧:为他擦擦小屁股,洗洗尿布,换个“纸尿裤”,铺块“尿不湿”……我用手指着这个小家伙没好气地说:“今天明明是我过节,反倒是我来伺候你,你要记住,将来得好好孝敬我!”这小家伙可是不痛不痒,哭累了,一个人躺在那里居然偷偷笑了起来。我也笑了:看来父亲节的确是一个天才的创造,但我相信这个天才一定不是父亲,而是子女。父亲节,无非是在强调父亲的责任。

  说是父亲节,实际上倒像“妻子节”。早晨起来,当我眉飞色舞向妻子挑明今天是我过节时,却遭到妻子的无情驳斥。她反复强调自己一辈子才坐上这么一回月子,所以要我这个当丈夫的、做父亲的老实一点儿、听话一点儿、乖一点儿,只有这样她才能心情舒畅一点儿。我虽然嘴上不和她理论,心里却在嘀咕:能坐上一回月子已经很幸福了,我想坐还没机会哪!不过,月子里要以妻子为中心这个大原则是无论如何也动摇不得的,万一得上个什么“产后抑郁症”那可不得了。为妻子刷鞋、洗衣,熬粥、煲汤,打打苍蝇、灭灭蚊子,虽然苦字当先,却也是乐在其中。这样一来,我这个父亲节也就成了名符其实的“妻子节”。

  说是父亲节,实际上倒像母亲节。虽然我的母亲远在老家黑龙江,但这迢迢几千里的山山水水也阻隔不了她教训我的热情:母亲是生怕我把她这个小孙孙带坏了。千叮咛、万嘱咐还嫌不够,半夜三更还打来电话要为我“支招”,几次三番地问我:“孩子还哭吗?睡得好吗?奶够吃吗?长高了吗?……”每一次我都要严肃认真地逐项汇报,短短几天就让我心生厌倦之意。父亲节那一天,母亲更是变本加厉地要在电话里听一听孩子的声音。我马上就急了:“孩子还不会笑出声来,要听声音只能听哭声。他刚睡着,既然今天是父亲节,就不要让他再闹了好不好?”母亲听后却是不依不饶:“‘父亲节’?没听说过呀!只知道有母亲节,什么时候又出来个‘父亲节’呀?”我无言以对:嘿嘿,就当今天是母亲节吧。

  说是父亲节,实际上倒也不缺少父亲节的味道。“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每每听到这一句歌词时,我都会潸然泪下。就像朱自清老是念念不忘他父亲的背影一样,我也是对父亲的背影情有独钟:他那不高的身材、因积劳而略显弯曲的背影镌刻着我童年的记忆,伴随着我由小长大。现在我也做了父亲,就应该更深刻地理解父亲的酸甜苦辣。在这个父亲节里,我要为远在家乡的父亲送上朴素而真诚的祝福,让他多多保重,身体和精神都越来越好;在这个父亲节里,我还要妻子抱起我们的小宝宝,让他仔细瞧一瞧我,好让他从小就知道:我并不伟大,但他的父亲很伟大;与其说父亲是因为父亲节而伟大,倒不如说父亲节是因为父亲的伟大而才变得更有意义。

  当然喽,在父亲节里最有意思的事情莫过于给儿子唱我自编的歌曲:《世上只有爸爸好》、《想起老爸爸》、《爸爸的吻》、《只要爸爸露笑脸》……小家伙听得可带劲了,不时发笑。就连我自己也没想到,从小就五音不全的我现在却俨然成了音乐高手。我唱着父亲的声音,唱着父亲的味道,唱来唱去,我这个父亲节还真的是“父亲味”十足的。

  在这个有意义的父亲节里,我还得出一个小小的结论:每一位父亲都会对父亲节品出自己独有的味道来——父亲节像壶酒,有人说它辣,有人说它香;父亲节像碗茶,有人说它苦,有人说它甜。对于我来说也是一样的:第一个父亲节,让我真正感受到自己所肩负的承前启后的责任,对生活又平添了一种使命感;第一个父亲节,让我真正体验到了那种“上有老、下有小”的感觉,也只有这样自己才能慢慢变得成熟;第一个父亲节,让我突然意识到自己其实是幸运的,我对生活是应该充满感恩之心的。

  经过几许细思量,我还发现父亲节本身就蕴含着深邃的哲理:“投我以木桃,报之以琼瑶”,这便是父亲的胸怀;“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便是父亲的境界。但这丝毫也不意味着我会和曹雪芹一样悲观地认为:“痴心父母古来多,孝顺子孙谁见了!”作为儿子,我感觉自己还算是孝顺的;作为父亲,我也相信自己的儿子是会孝顺的。《诗经》里说:“孝子不匮,永锡尔类,”就是在告诉我们孝顺的子孙永远存在,儿子对父母的孝心没有穷尽,就像父母对儿子的爱心没有穷尽一样。

  这些,是我在第一个父亲节里一点儿小小的感悟。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我真想把自己的第一个父亲节永远挽留住,怎无奈“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在第一个父亲节行将过去的有限时刻里,我还要再为我孝顺、坚强、无畏、执著的儿子送上我饱含舐犊之情的殷殷寄语:

采桑子

百舸争流竞千帆。

风里走来,浪里踏去,

蓦然回首也非凡。

一生一世晴空灿。

不图功名,不求虚名,

执著向前赛神仙。

——美哉,父亲节!妙哉,父亲节!但愿儿心似我心,定不忘父子情;但愿儿心似我心,定不负养育恩……

    
责任编辑: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