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队伍建设 > 法院文化
因为爱,所以等待
观电影《忠犬八公》
作者:张海玲  发布时间:2011-06-21 08:52:13 打印 字号: | |
  总有一个故事,会让你我感动,比如根据日本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忠犬八公》。

  这是一部没有好莱坞式的盛大场面,没有惊心动魄的武打格斗,没有唯美缠绵的爱情故事的电影。在优美的钢琴曲中,画面缓缓展开,故事娓娓道来。

  人人尊敬的大学教授帕克在下班回家的车站,捡到一只可爱的小秋田犬。帕克抱着小狗四处寻访,没有人肯收留它,于是,善良的教授决定不顾妻子的反对喂养这只小狗,并给它取名“八公”。从此,帕克大部分业余时间就是和八公一起度过的,他们一起吃着爆米花看棒球比赛;一起在河边嬉戏奔跑;一起对付那只私闯民宅、奇臭无比的臭鼬,被熏得满身臭味后在同一个浴缸里洗澡。他们成了一对默契的好朋友,唯一的遗憾是帕克总是教不会八公捡球,即便是他亲自趴在地上示范用嘴叼球,小八公也无动于衷。

  渐渐地,八公长大了,长成一只俊美的大狗。它开始每天准时去车站送往迎来帕克上下班,平淡、自然,真实得就像我们的生活。我开始沉不住气了,究竟八公会有怎样的突出事迹呢?莫不是奋勇救主,勇斗歹徒?还是在会在主人病倒的时候拨打911?

  在我翘首期待一睹八公的风采时,转折出现了,这天早上,帕克去上班,几经呼唤八公都没有跟去。帕克走远后,八公却用嘴衔着球追了出去。八公学会捡球了!帕克在进站的一瞬间发现了八公,兴奋地大笑起来,他们开始一遍遍地玩着仍球、捡球的游戏,惹得车站管理员和卖热狗小贩的注目和羡慕。到点了,八公仿佛并不愿意让帕克走,冲着小站的门又是转圈,又是大叫,火车上不允许带宠物,帕克只好带着那个球走了。哪知,这一走,将是永别,帕克永远倒在了音乐教室的课堂上。

  这样的情节,出乎我的意料。主人溘然长逝,生命戛然而止,八公还能做些什么?出事的那天傍晚,八公照例跑来车站,蹲在花坛边上,等待主人的归来。等到暮色降临,从五点到十点钟,从熙熙嚷嚷到冷冷清清,它一直这样守望着,直到帕克的女婿来接它。帕克的女儿、女婿把八公的小窝搬到他们的新家,八公却趁新主人一个不注意,跑了出来,跑到车站,在一个废弃的车皮厢下卧了下来。每天火车汽笛声响起,它就警觉地醒来,依旧来到老地方,等待。

  于是,在车站门前的花坛边上,每天下午五点钟,人们总能看见这只狗。它保持着固定的姿势,期盼旧主的归来。小站的门,开了又关,关了又开,从里面走出的人来形形色色,始终不是它要等的人。花坛里的树,秃了又绿,绿了又黄,黄了又秃,春去秋来,寒来暑往。它靠好心人的喂食活着,它活着的目的只有一个,就是等待。

  斗转星移,十年过去了,八公已变得衰老而行动迟缓,却依然保持着它的习惯。一天,帕克的妻子路过小站,发现了仍在等待的八公,“十年了,你还在这”,八公舔着她的手,她抱住它哭了起来,“我和你一起等下一班车”。这时,行色匆匆的路人、热心的小贩、严肃的车站管理员都驻足,抹起眼泪来。而观影的我,早已哭得一塌糊涂。我不知道它明不明白这个世界的残酷,它等的那个人,将永远不会再出现。只有在它弥留的瞬间,一切的美好时光,那个人的音容笑貌,才又倏现,那是属于天堂的美好。

  十年,几乎是一只狗一生的时间,八公都花在了等待上。八公死后,人们在它等待的地方铸了一座铜像,纪念它的忠诚,并提醒人们,珍惜所爱。
责任编辑:雪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