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杭州,就不能不提到西湖。她代表着人类对悠久历史文脉的不朽传承,也是杭州美景旖旎雄浑的有力见证。苏东坡先生早就曾断言:“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西湖就是杭州美丽的眼睛,她用充满期待的眼神在欢迎每一位游客。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本是千古名句,却因其妇孺皆知被百般引用而未免有些凡俗,但杭州之美却是有口皆碑的。杭州之美,美在有湖,湖外环山,山内栖湖,湖与山交相辉映。西湖周围山色葱茏,绿荫幽深,烟柳依依,云树笼纱。“天下西湖三十六,此中最美是杭州”,这样的人间胜地已经让我神往好些年了,可惜从未到过南方的我只能到梦里去寻找杭州的影子。而今机会终于来了!趁着初秋的年假,我和右安门法庭一行二十余人共同领略了西湖的熠熠风姿。
越王勾践当年睡过的草堆连同他的故事一起随时光的飞船远去了,但这里的山水和人民依然是炽热的:清晨刚下火车,一股热浪立刻迎面扑了过来。虽然天公并不作美,这几天的气温都是在38℃以上,但大家的游兴也和这天气一样热情不减。顾不得吃早饭,我们就乘大巴直奔西湖。一路上只见高楼林立,美仑美奂,显示出一座现代化都市的开放与自信。临近西湖的盘山路边,放眼望去全是五层洋楼,密密匝匝,告诉游客这里的富庶与繁荣。
走了大约二十分钟,透过窗户已经依稀可以看到新建的雷峰塔傲立在南屏山上。旧的雷峰塔据传是吴越国王钱?m因黄妃得子而建的,1924年倒塌的时候曾被鲁迅先生称为一座“镇压的塔”。今天,它已经从旧时的封建迷信和神话传说中解脱出来了,继续成为西湖名景之一。
车刚刚停稳,我便急不可耐地直奔苏东坡石像而去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东坡先生对西湖的评价俨然是西湖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苏东坡曾在西湖筑堤一条,就是现在的苏堤。苏堤与白居易所筑的白堤一起将湖面分成里湖、外湖、岳湖、西里湖和小南湖。苏堤上,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依次排开,显得错落有致,古朴美观。映波桥栏杆上刻着许多石狮子,个个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站在桥中央,下面是碧绿的西湖之水,在微风吹拂中泛起层层涟漪;上面是垂柳如烟,金风骀荡,袅袅婷婷;极目四望,山峦逶迤,跌宕起伏,和天际浮云直融为一体,使人霎时感觉到了天与地的完美结合。
太阳升得越来越高,天也越来越热。在桥上走了个来回,每个人都是从头到脚直往外冒汗。大家打起了遮阳伞,有的扇起了扇子。“咱们是花钱蒸桑拿来了!”李哥的一句调侃把大家都给逗乐了。
下一站是著名的“花港观鱼”。乾隆皇帝当年下江南游西湖时曾在此留下诗句:“花家山下流花港,花著鱼身鱼嘬花。”今天,我们也有幸来领教一下被皇帝赞赏过的鱼儿们。所谓的“人知鱼之乐,鱼知人之情”固然可能有夸张的成分,但俯视这些五颜六色的“锦鳞”,的确会有一种“观鱼才觉我非鱼”的惭愧甚至是艳羡。
无论走到哪里都是红轮高悬,我们快要支撑不住了。幸好一艘游船早就在码头等候大家了——我们要亲自体验一下“秋舸人登绝浪皱”啦!
船在西湖上整整转了一个大圈,又直奔对岸而去了。张哥站在甲板最前头,一边用毛巾擦着脸上的汗珠儿,一边拿着望远镜四处望个不停,我也凑了过去。透过望远镜,西湖美景一览无遗:清澈碧透的湖水在炎炎烈日下闪闪发光,宛如一面巨大的镜子,正是“水光潋滟晴方好”;我们来的不巧,“映日荷花”已然凋谢了,但湖对岸的“接天莲叶”依旧是碧绿无穷,像一把把绿伞支撑在湖面上;另一边是因残雪而著名的断桥,导游解说断桥其实并未折断,所谓“断桥不断”,乃因白堤至此而断,故得此名;湖中间是“平湖秋月”处、“三潭印月”处、“曲苑风荷”处……
不能不提的还有南、北两座高峰,双峰插云。由于湖水蒸腾泛起的湿气使人有一种如在雾中的感觉,远看两峰,若隐若现,真是“山也虚无,树也缥缈”。毛泽东曾对北高峰情有独钟,不远万里三次登临峰顶。“三上北高峰,杭州一望空”是他老人家对北高峰的褒奖,也是对杭州人民的褒奖。
湖畔的林荫道两旁,古木参天,蝉声悠扬。这蝉声,毫无凄切之意,倒有婉转之情,似乎是在向每一位游客问好呢。这不,湿热的天气惹人烦躁,不知疲倦的鸣蝉倒使游客们多了几分兴奋。
由于种种原因,旧的“西湖十景”乃至新的“西湖三十景”我们无法全部看到了,兴奋之余未免又有些遗憾。或许是作为补偿吧,除了看景,在西湖还有一大乐事,那就是品茶!正宗的西湖龙井,是中国十大名茶之一,色绿、香郁、味甘、形美,号称“四绝”,“明前龙井女儿红”更是上品中的上品。揆情度理,饮茶本应该细品慢啜,可是由于流汗失水太多,口渴得要命,我一口气竟“狂饮”了三四杯。虽然并未领略个中的味道,却也像个“内行人”似地连连称绝——能解渴的就是好茶,这是我当时的真实感受。
茶余饭后,我还有一个疑问:这西湖究竟是怎么来的呢?据考证是因钱塘江潮水挟带泥沙长期堆积,使海湾与大海隔绝形成泻湖,后又经历代疏浚建设而成为半封闭的湖泊。这当然是科学的解释,可是我却更愿意相信一个古老的传说:
远古时期,天河东边石窑和西边树林里分别住着一条玉龙和一只金凤。它们在银河的仙岛上捡到一块璞玉,就一起琢磨它。多年后璞玉成了一颗璀璨的明珠。这颗明珠的光芒照到哪里,哪里就树木常青,百花盛开。消息传到了天宫,贪心的王母娘娘为了得到这颗宝珠,派天兵将明珠偷走。玉龙和金凤得知后,赶往天宫向王母索要,王母誓死护珠,双方争夺时明珠由天宫滚落到了人间。这颗明珠一落地,立刻变成了晶莹剔透的西湖。
——这个传说使西湖一直洋溢着神秘与浪漫的色彩,它本身也和所有景观一道成为西湖历史文化久远的证明。
回首往昔,西湖用她那秀美的风情吸引了无数豪杰;展望未来,西湖正以她那开阔的胸襟迎来四面八方的游人。是的,她是杭州的骄傲,是杭州人民的骄傲!“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杭州忆,最忆是西湖!正是西湖的无穷魅力让我们忘记了热浪的袭扰,留下的只有清新的回忆……